近些年,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漂洋过海,葡萄酒在很多人的眼里慢慢呈现出另一种文化品位,这不光是中西审美眼光的融合,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下的必然趋势,使葡萄酒文化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大众文化的舞台上。
在酿酒师的眼里,葡萄酒不光是大自然的杰作,更是一门艺术,和音乐、电影、舞蹈、建筑一样,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。但一直以来,葡萄酒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门高雅艺术,西方也曾经流传着很多关于葡萄酒的传奇故事,无不渗透着其神秘高贵的精神内涵。葡萄酒也因此具有了历史赋予的珍藏价值。近些年,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漂洋过海,葡萄酒在很多人的眼里慢慢呈现出另一种文化品位,这不光是中西审美眼光的融合,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下的必然趋势,使葡萄酒文化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大众文化的舞台上。
历史背景所赋予的文化含义
收藏古董是很多人的爱好,人们总是喜欢将时间沉淀的精华变为对历史永恒的纪念。但是将饮品作为古董收藏似乎不太多见。如今,虽然很多人士在收藏葡萄酒,但只是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之一。可实际上,葡萄酒的珍藏价值不仅仅在于时间所赋予酒质的概念。有些时候,人物和历史所产生的文化内涵比葡萄酒本身更值得珍藏。如果一瓶很普通的葡萄酒在名人轶事中走上一圈,那很可能会直接进入博物馆,成了政治文化的遗物,也变成了一种历史的载体,成为文物。
例如拉菲酒庄(Chateau Lafite)1787年酿制的红葡萄酒,根据《吉尼斯世界纪录》的记载,迄今为止,它是世界上售价的葡萄酒。这瓶酒曾属于美国第三任、同时也是威望的开国元勋之一杰弗逊(Thomas Jefferson)。诚然,这瓶酒的年代久远是其价格高昂的因素之一。然而,在它瓶身上的蚀刻姓名缩写Th.J.才是其独特的尊贵身份所在,尤其是对于那些美国收藏家而言。虽然,这些葡萄酒实际上现在都已经不能饮用了,其酒的特性早已被忽略,而完全是被当作纪念杰弗逊的佳品了。如由此看来,葡萄酒在某些时候已经超越了自身的品质,而所产生的另一种文化效应是政治和环境所赋予的,无法预测,难以想象。即使是品酒专家恐怕也望尘莫及。
平民文化对葡萄酒文化的影响
从的角度来讲,一瓶葡萄酒的品质好坏,有一定的行业界定标准。比如说,采摘年份、陈酿时间、储存环境等等。可往往不被专家认同的葡萄酒,在普通大众的口中却能喝出另一番美妙滋味,就像流行歌曲一样,不受资深音乐家欣赏,却深受大众喜爱,无论音乐也好葡萄酒也好,终受宠于服务对象,谁又能说这就不是一瓶好酒?
例如在北方农村,纯酿的干红葡萄酒一直不如配制的甜型葡萄酒走俏,酒厂也因此生产出一批低端甜型葡萄酒满足这一人群的需要。这种口味审美的差异也是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,适合的就是好的,通常情况下无需固定的概念和定义。而葡萄酒和品酒专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,以多元化的趋势迎合不同的葡萄酒文化欣赏,就像新世界葡萄酒对旧世界的挑战一样,无论是口感还是包装都冲破了旧世界的唯我独尊风格,给葡萄酒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,终在葡萄酒市场中获得长久的立足之地。葡萄酒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,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很多创新观念,而平民文化对于葡萄酒的消费市场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。
葡萄酒收藏是人文情怀的寄托
葡萄酒作为一门收藏,和其他的收藏似乎不尽相同,时间能让《红楼梦》独步文坛,能让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成为世界名画,能让埃及金字塔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,在他们完整的保存中见证历史文化的璀璨。可葡萄酒作为饮品,似乎只有被喝掉才能证明其自身的价值。
但是随着收藏观念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创新意识也不断增强,包括一些收藏爱好者,总会独立新标,以另类眼光,将具有特别意义的葡萄酒以各种款式的葡萄酒瓶作为收藏爱好,寄托某种特别的情怀,这种收藏显然超越了酒的品质。有人说,葡萄酒再高深,也是精神饮品,喝的是酒,品味的是心情,而酒瓶传递出的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的文化情结,一段往事,一种心境。据调查,在苏州就有一位市民用几十年时间收藏了1000多个各种款式的酒瓶,并为每一款收藏物建立档案,有时泡上一壶清茶,去细细回味那酒瓶背后的故事,或许这也是人酒文化情结的一种收藏吧!